新聞中心
電話:【各區(qū)域聯系方式點擊 聯系我們 】
400-862-0778
郵箱:dukon@dukon.cn
地址:渡康銷售中心:石家莊高新區(qū)裕華東路455號潤江總部國際大廈4層
渡康研發(fā)生產中心:石家莊高新區(qū)裕華東路455號潤江總部國際11號樓4層5層6層
學術解讀: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治療多系統萎縮的研究進展
發(fā)布時間:
2024-10-22 11:54
引 言
摘 要
多系統萎縮:一種以自主神經功能障礙、帕金森癥、 小腦共濟失調及認知損害為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。
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:作為一種操作簡單、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,已廣泛應用于多系統萎縮等神經精神疾病領域。
研究進展:選取2015至2022年的12篇研究文獻,發(fā)現重復經顱磁刺激、經 顱直流電刺激及中醫(yī)針灸療法在短期內對運動癥狀及認知損害有改善作用,但還需進一步闡明其作用機制及長期療效。
全文思維導圖(可點擊放大查看)
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概述
2.1 重復經顱磁刺激(rTMS)
原理 :通過強電流產生磁場,調節(jié)神經細胞動作電位,影響電生理活動。
作用機制:高頻刺激(>1 Hz)具有興奮效應,低頻刺激(<1 Hz)有抑制作用。 TBS模式可在較低強度和時間內產生更持久影響。
神經保護作用:可能通過增加小腦灰質體積,改善運動和認知功能。
2.2 經顱直流電刺激(tDCS)
原理:通過頭皮上的正負電極施加恒定微電流,調節(jié)大腦皮質神經元興奮性。
作用機制:陽極tDCS增強神經元興奮性,陰極tDCS抑制神經元活動。效應可持續(xù)1小時以上。
優(yōu)點:便攜性強、不良反應少、設備成本低。
2.3 中醫(yī)針灸
治療原理:通過經絡、腧穴的傳導作用,調節(jié)氣血、平衡陰陽,治療疾病。
常用療法:針刺療法、針灸療法、針藥并用療法。
特點:在中醫(yī)學內歸為“痿癥”、“喑痱”、“眩暈”等范疇,治療原則為補益肝脾腎、活血化瘀、疏通經絡 。
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在MSA中的應用
3.1 rTMS在MSA中的應用
刺激靶點:初級運動 皮質(M1)、小腦、輔助運動區(qū)(SMA)、背外側前額葉皮質(DLPFC)。
研究案例:Chou等研究發(fā)現高頻rTMS可改善MSA-P型患者的運動癥狀,并增強DMN、小腦和邊緣系統的功能連接。
Song等研究表明高頻iTBS刺激小腦可改善MSA-C型患者的共濟失調癥狀。
Pan等研究發(fā)現高頻rTMS刺激DLPFC可短期改善MSA患者的運動、焦慮抑郁及疲勞癥狀。
小結:rTMS通過磁場調節(jié)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,從而影響神經細胞的電生理活動。高頻rTMS具有興奮效應,可以改善MSA患者的運動癥狀和認知功能。研究表明,rTMS能夠增加小腦灰質體積,從而改善MSA患者的運動和認知功能。例如,對MSA-P型患者進行高頻rTMS刺激后,患者的運動癥狀顯著改善,小腦區(qū)域的激活也明顯增加。
3.2 tDCS在MSA中的應用
刺激模式:陽極tDCS通常應用于左側M1,陰極放置在眶上區(qū)域 ;也有雙側M1陽極刺激,非運動皮質陰極刺激的模式。
研究案例:Alexoudi等研究發(fā)現陽極tDCS可顯著改善MSA-P型患者的運動功能,且療效持續(xù)至 3個月。
Benussi等研究表明小腦陽極tDCS可顯著改善MSA-C型患者的共濟失調癥狀。
小結:tDCS通過頭皮上的正負電極施加恒定微電流,調節(jié)大腦皮質神經元的興奮性。陽極tDCS能夠增強神經元興奮性,而陰極tDCS則抑制神經元活動。研究表明,陽極tDCS對小腦和M1區(qū)域的刺激能夠顯著改善MSA患者的共濟失調和運動癥狀。例如,對MSA-C型患者進行小腦陽極tDCS后,患者的共濟失調嚴重程度和手指靈巧度得到顯著改善。
3.3 中醫(yī)針灸治療在MSA中的應用
針刺療法:枕三經排刺法通過改善小腦微循環(huán)障礙,促進 腦組織修復,對MSA-C型患者有一定療效。
針灸療法:針灸結合療法對MSA患者的步態(tài)、姿勢不穩(wěn)、靜止震顫等方面有明顯改善作用。
針藥并用療法:“醒腦開竅”針刺法結合辯證中草藥療法可顯著改善MSA患者的運動功能。
小結:中醫(yī)針灸療法通過針刺穴位刺激經絡,調節(jié)氣血平衡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在MSA的治療中,針灸療法被廣泛應用于改善患者的運動癥狀和認知功能。例如,枕三經排刺法通過刺激頭枕部穴位,改善小腦功能,從而緩解MSA患者的運動癥狀。針灸療法結合中藥治療也顯示出一定的療效,能夠改善患者的行走、書寫等運動功能。
未來與展望
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為治療多系統萎縮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思路。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不斷進步,相信這些技術將在MSA的臨床治療中發(fā)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些新技術為患者帶來更多福音!
參考文獻
本文來源:
高孟惜,單愛狄,張衡,張克忠.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治療多系統萎縮的研究進展[J].Chin J Clin Neurosci 2023,31(4), 469~475.(南京醫(yī)科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神經內科,南京210029)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具體治療方案請遵循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建議。
版權聲明: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